分析测试

  • 湖北某低品位重介质磷矿矿泥提质试验研究

    胡学超;王鸿雨;陈俊武;汪逊;骆鸿飞;何东升;付艳红;

    为实现磷矿重介质选矿矿泥的资源化利用,以湖北某低品位磷矿选矿矿泥为研究对象,采用离心选矿机、摇床以及重-浮联选等方法开展提质试验研究,分别考察了离心选矿机转筒转速、冲洗水流量、摇床床面角度、矿浆浓度对磷精矿回收率和品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转筒转速为500 r/min、冲洗水流量为3 L/min的条件下,磷精矿P_2O_5品位为12.22%,回收率为40.60%;在矿浆质量分数为25%、摇床床面角度为0°的条件下,磷精矿P_2O_5品位为22.45%,回收率为12.53%。对所得精矿进行反浮选提质试验,在H-1用量为0.6 kg/t、H_3PO_4用量为9 kg/t和BSS用量为0.5 kg/t的条件下,最终获得了磷精矿P_2O_5品位为28.96%、回收率为72.15%的良好指标。

    2025年10期 v.54;No.484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云南兰坪氧化锌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常茂寒;张迎超;张谦;丰奇成;文书明;

    云南兰坪氧化锌矿是中国重要的锌矿资源之一,该矿石类型复杂,含泥量大,氧化率高,并含有多种有价矿物和伴生元素。本文分别采用多元素分析、物相分析、X射线衍射仪以及矿物解离分析仪等手段,对该矿石的工艺矿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矿含锌4.80%,主要以菱锌矿和闪锌矿的形式存在,少量以异极矿的形式存在,锌的氧化率为62.29%,铅矿物主要是方铅矿;原矿由26种矿物组成,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和方解石,各种矿物之间共生关系复杂,粒度较细,单体不易解离。基于工艺矿物学研究成果,推荐采用先选铅和硫化锌、再选氧化锌的浮选工艺流程,旨在为云南兰坪氧化锌矿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v.54;No.484 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湖北某硅钙质磷矿光电分选试验研究

    王延凤;裴丰;林森;何东升;李智力;郭劲;童晓蕾;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快速发展,磷矿的光电分选研究愈发受到重视。本文以湖北某地2种硅钙质磷矿石为研究对象,使用智能分选机开展光电选抛废试验。结果表明:矿样1和矿样2经破碎后,-40+10 mm粒级的矿块分别占38.45%、38.60%,P_2O_5品位分别为20.80%和23.81%;当矿样1抛废率为38.79%时,回收率可达94.83%;当矿样2抛废率为39.13%时,回收率可达92.05%;光电分选可有效去除矿样1、矿样2中的硅镁铁杂质,铁杂质去除效果最显著,而铝杂质难以去除。该技术对于性质相近的矿物仍存在算法不精准或无法计算的问题,未来需进一步提升光电分选技术的精准度,并加强磷矿石构造、矿物赋存状态等工艺矿物学研究。

    2025年10期 v.54;No.484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煤基条件下磷石膏-鲕状赤铁矿还原焙烧分解试验研究

    李若愚;方可;梁斌;刘鑫;陶靖宇;余洪;

    还原分解是实现磷石膏综合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铁基添加剂能够极大促进磷石膏分解,显著降低磷石膏分解初始温度。鲕状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_2O_3,可作为磷石膏还原分解的铁基添加剂。本文开展了煤基条件下磷石膏-鲕状赤铁矿体系的还原焙烧分解试验,分别考察了焙烧温度、原料配比、煤粉用量、焙烧时间对分解效果的影响,并在最佳焙烧条件下研究了磷石膏的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在磷石膏、鲕状赤铁矿、煤粉配比为30 g∶30 g∶6 g、900℃下焙烧1 h后,焙烧产物中鲕状赤铁矿磁化还原效果最好,获得的铁精矿品位为55%,回收率达85%;当焙烧温度为1 100℃时,焙烧2 h后磷石膏分解率最高,为99.03%;在磷石膏热分解前期(分解率α<0.7),动力学机理可描述为f(α)=4/3(1-α)[-ln(1-α)]~(1/4)函数;在热分解后期(分解率α≥0.7),动力学机理可描述为f(α)=1-α函数;在分解率α<0.7阶段和α≥0.7阶段,指前因子分别为99.41×10~(-4) s~(-1)和35.32×10~(-3) s~(-1),分解反应活化能E_α为14.65 kJ/mol。

    2025年10期 v.54;No.484 2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环境化工

  • 氮硫共掺杂粉煤灰磁珠@碳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降解罗丹明B试验研究

    仇文洁;张晓民;武俊杰;陈天星;贺攀阳;彭瑞欣;

    以过一硫酸盐(PMS)为基础的高级氧化法是一种有效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但传统的PMS活化方法需要很高的能量输入,还可能导致二次污染。本文以粉煤灰磁珠(MSs)为载体原位生长碳(MSs@C),对表面包覆的碳层进行氮掺杂(MSs@NC)和氮硫共掺杂(MSs@NSC);MSs@NSC具有巢状多孔网络结构和较高的缺陷程度(I_D/I_G=1.28),并且具有超顺磁性,可被外部磁铁快速分离回用;通过活化过硫酸盐(PMS)降解罗丹明B(Rh B),对比不同材料和影响因素下的降解效率。结果表明:MSs@NSC降解Rh B的速率常数为0.186 5 min~(-1),分别是MSs@C和MSs@NC的2.6倍和1.5倍;MSs@NSC在10 min时对Rh B的降解率达到93.3%,催化剂在重复利用5次后对Rh B的降解率仍在95%以上。研究成果可为粉煤灰磁珠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v.54;No.484 3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合利用

  • 云南某高含泥铅锌浮选尾矿中锌回收工艺研究

    吴志鹏;龚明辉;祁磊;王飞旺;戴惠新;赵嘉艺;李世涛;

    云南某选矿厂浮选后的铅锌尾矿具有高氧化率、低品位、泥化严重等特点,其中的锌主要以氧化锌矿形式存在,矿物中的锌主要以异极矿形式存在,主要脉石矿物是透辉石、绿泥石和方解石。通过条件试验确定的最佳条件为:磨矿细度-0.074 mm占80%,碳酸钠用量1 kg/t,硅酸钠用量1 kg/t,六偏磷酸钠用量1 kg/t,Ⅰ段硫化钠用量0 kg/t、Ⅱ段硫化钠用量7.5 kg/t,十八胺用量1 kg/t,戊黄用量750 g/t, 2#油用量60 g/t, pH=11,硫化钠作用时间480 s。在最佳条件下,采用先脱泥后磨矿、再进行“2粗2精”的闭路浮选工艺流程,最终得到的锌精矿中锌品位为23.12%、回收率为69.96%。该工艺实现了低品位氧化锌矿中锌的高效回收,可为泥质氧化锌尾矿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2025年10期 v.54;No.484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磷尾矿和湿法磷酸淤渣的钙镁颗粒肥料制备

    杨大润;孙玉翠;李莹莹;付克剑;李恒;

    磷尾矿综合利用是我国磷化工行业当前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以磷尾矿和湿法磷酸淤渣为基本原料,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案,分别考察了物料配比、加水量及造粒转速对制备的钙镁肥料成粒率、颗粒强度及堆密度的影响,并运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磷尾矿与湿法磷酸淤渣的质量比对钙镁肥料成粒率、颗粒强度和堆密度的影响较大,而加水量和造粒转速的影响相对较小;在磷尾矿与湿法磷酸淤渣的质量比为900∶100、加水量为18%、造粒转速为70 r/min的最优条件下,制备的钙镁肥料平均成粒率达84.23%,平均颗粒强度为18.64 N,平均堆密度为1.04 g/mL。

    2025年10期 v.54;No.484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盐湖化工

  • 达巴松诺尔盐湖卤水25℃等温蒸发元素富集规律研究

    王雪莹;李世虎;郑文岩;毛旭林;张美燕;张永和;

    新疆达巴松诺尔盐湖内藏有多种盐矿层,且品位较高,具有较高的开采利用价值。矿区内发现了稀有元素硒和锶,具有开发特色产品富硒盐、含锶盐的潜力。本文以该盐湖春季卤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等温蒸发试验,探究了蒸发过程中盐类结晶顺序及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在等温蒸发过程中,随着蒸失水率的升高,液相中的常量元素Na~+和Cl~-持续结晶析出,Mg~(2+)、K~+、SO_4~(2-)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在液相中富集;析出的盐类主要为氯化钠和少量泻利盐;硒含量在液相和固相中均较高,呈富集状态;锶含量在液相中无明显变化,在固相中含量较高,呈富集状态;硒、锶与其他元素之间未呈现出正相关性。在Na~+,Mg~(2+)//Cl~-,SO_4~(2-)-H_2O四元相图中,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际蒸发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可用于指导该盐湖春季卤水的开发利用。

    2025年10期 v.54;No.484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采矿工程

  • 基于相对误差的岩石抗剪强度参数估计方法

    李斌;苟淦昊;张敏;顾鑫;高尚;毛龙敏;

    最小二乘法是在岩石三轴压缩试验条件下估计抗剪强度参数的常规方法,该方法存在无法对相对误差和莫尔圆进行有效约束的局限性。为此,本文在摩尔应力空间中指出了岩石抗剪强度参数估计的目标,以莫尔圆半径相对误差的平方和构造目标函数,提出了岩石抗剪强度参数相对误差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定义了莫尔圆贴近度的概念,用于检验岩石抗剪强度参数估计值的合理性;同时提出以单轴抗压强度的相对误差作为间接指标来表征抗剪强度参数估计值与理论值的一致性,并用多种岩石的三轴试验数据进行适用性验证。结果表明:相对误差最小二乘法计算的莫尔圆贴近度均方根和单轴抗压强度相对误差均小于传统最小二乘法,该方法提升了对莫尔圆的修正性能,提高了对岩石抗剪强度参数的估计精度。

    2025年10期 v.54;No.484 6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